洪泽湖

创建时间:2023-04-11

位于江苏省西部淮河下游,苏北平原中部西侧,淮安宿迁两市境内,是中国第四大淡水湖 

地理位置在北纬33º06′—33º40′,东经118º10′—118º52′之间,为淮河中下游结合部。原为浅水小湖群,古称富陵湖,两汉以后称破釜塘,隋称洪泽浦,唐代始名洪泽湖。1128年以后,黄河南徙经泗水在淮阴以下夺淮河下游河道入海,淮河失去入海水道,在盱眙以东潴水,原来的小湖扩大为洪泽湖。

洪泽湖湖面辽阔,资源丰富,历史悠久,既是淮河流域大型水库、航运枢纽,又是渔业、特产品、禽畜产品的生产基地,素有“日出斗金”的美誉。

洪泽湖的形成,具有三大因素:

其一,地壳断裂形成的凹陷,是洪泽湖形成的自然因素,胚胎始于唐宋以前的小湖群。主要有富陵湖、破釜涧、泥墩湖、万家湖等。

其二,黄河夺淮是形成洪泽湖雏形的客观因素。宋绍熙五年(公元1194年),黄河决阳武,至梁山泊分南北二支,南支与泗水合,南流入淮,此为黄河改道之始。至清咸丰五年(公元1855年),黄河北徙,由利津入海,黄河夺淮长达近700年之久。由于黄河居高临下,倒灌入淮,黄淮合流,流量增加,水位抬高,将富陵湖、破釜塘等大小湖沼、洼地连成一片,汇聚成湖。

其三,大筑高家堰(洪泽湖大堤)是洪泽湖完全形成的人为因素,也是决定性因素。

1950年重新治理淮河,在洪泽湖兴建了一系列控制工程,包括三河闸和入江水道等主要工程,1970年完成了各项工程,从此,淮河下游广大地区改变了历史上长期遭受洪涝威胁的局面。东侧平原广大农田的灌溉水源得到了相应的改善,每年由灌溉总渠输出的水量为70~140亿立方米,可灌溉洪泽、淮安、阜宁及滨海等市县农田120万公顷,其中自流灌溉已发展到26.7万公顷。

洪泽湖控制工程由洪泽湖大堤、三河闸、高良涧进水闸、高良涧船闸、蒋坝船闸、二河闸及沿堤涵闸组成。

洪泽湖大堤

洪泽湖大堤江苏省段

洪泽湖大堤古称高家堰,亦称捍淮堰,始建于东汉建安五年(200),史称汉堰。唐大历三年(768)又筑唐堰蓄水,与汉堰相接。汉、唐二堰为洪泽湖大堤雏形。

明、清屡次加筑大堤。从明万历八年(1580)起,先在北段改建石砌,逐步向南砌筑,至清乾隆十六年(1751)全线石工基本完成,形成了“堤堰有建瓴之势,城郡有釜底之形”的局面。

现洪泽湖大堤西起盱眙县张大庄,东止淮阴县码头镇,长67.25公里。清咸丰元年(1851),三河口的礼河坝被洪水冲坏,坝下冲跌深潭,此后淮河洪水从决口下三河,穿高、宝湖,南入长江。大水年份,高、宝湖不能容纳,尚须开放运堤归海五坝,泛滥于里下河地区。民国10年(1921)及20年大水,高、宝湖地区受淹,里下河地区沦为泽国,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惨重。

洪泽湖大堤是淮河下游重要流域性防洪工程,位于洪泽湖东岸,北起淮阴县码头镇,南至盱眙县张大庄,全长67.25km。洪泽湖大堤始建于公元200年(东汉建安五年),后来历代修建,特别是明清两代,逐步将土堤加做石工墙。从明万历八年(公元1580年)到清乾隆47年(1782年),经过202年才基本完成。历代都有修缮。

三河闸

位于淮安市洪泽区境内,洪泽湖的东南角,是淮河下游入江水道的控制口门,是淮河流域性骨干工程。它是建国初期中国自行设计自行施工的大型水闸。

三河闸工程1952年10月动工兴建,1953年7月建成放水。闸身为钢筋混凝土结构,共63孔,每孔净宽10m,总宽697.75m,底板高程7.5m,宽18m,共21块底板,闸孔净高6.2m。闸门为钢结构弧形门,每孔均设有2×10t卷扬启闭机一台。左右岸空箱内分别设有水电站一座,装机容量分别为200KW、125KW。门墩架设公路桥,按汽-10级标准,采用双车道,净宽7m。三河闸按洪泽湖水位16m设计、17m校核,原设计流量为8000m/s,加固后的三河闸设计行洪能力提高到12000m/s。设计抗震烈度7度,属大Ⅰ型水闸。

三河闸工程的建成,极大地减轻了淮河下游的防洪压力,保证苏北里下河地区不再受到淮河洪水灾害之苦。建成以来,抗御了1954年、1991年、2003年、2007年等大洪水,充分发挥了骨干水利工程效益。年均泄洪近200亿m,为保证里下河地区3000万亩农田和2000多万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作出了卓越贡献。三河闸工程拦蓄淮河上、中游来水,使洪泽湖成为一个巨型平原水库,为苏北地区的工农业、人民生活用水提供了丰富的水源。

三河船闸

三河船闸位于江苏省洪泽区蒋坝镇南端,是洪泽湖大堤的穿堤建筑物,是三河闸水利枢纽的组成部分。上闸首切洪泽湖大堤入洪泽湖,下游经入江水道三河段、石港船闸、金宝航道和南运西船闸连通大运河。其主要功能是通航,兼顾防洪和抗旱输水。

三河船闸1969年开工建设,建成于1970年3月,2001年,经安全鉴定为三类闸。2006年12月~2007年7月进行除险加固。加固后的船闸口门净宽10米。闸室为扩散结构,有效长度100米,最大净宽16米。上闸首工作门底槛高程9.0米,闸室底板和下游工作门底槛高程4.8米。上闸首顶高程17.5米,闸室墙顶高程16.5米(含1米高防浪板),下闸首顶高16.5米,船闸最大水级差8米,闸室内最小坎上水深2.5米。

三河船闸工程建成后分别于1973年、1995年、2007年进行了三次加固,1984年和1990年进行了两次大修。

灌区工程

洪泽湖形成之前,淮河右岸分布着破釜、白水、泥墩、富陵诸湖塘。汉建安初(196年~200年),广陵太守陈登在破釜塘东筑高家堰,“巡土田之宜,尽凿溉之利”,开始引湖水灌溉农田。三国魏明帝时(227年~238年),邓艾修白水塘,“立三埝,开八水门,置屯四十九所,溉田万二千顷”。南北朝北齐乾明元年(560年),复修百鳖屯。隋大业十二年(616年),破釜塘溃、白水塘亦坏。唐证圣时(695年),重置白水塘、羡塘屯田。长庆三年(823年),调扬州、青州、徐州民力开徐州泾、青州泾、大府泾、竹子泾、棠犁泾,灌溉范围扩大到东部沿湖地区。

南宋时各塘淤废,元代又在湖区立洪泽屯田。明初,黄河南泛日剧,大筑高堰,蓄清刷黄,逐步形成洪泽湖,原有灌溉设施全部破坏。延至清末,疲于应付防洪工程,无力修建灌溉设施,只有部分淮水出清口循里运河供沿线灌溉。民国时期提出导淮工程计划,考虑到用洪泽湖蓄水发展里运河、废黄河、盐河地区灌溉,只兴建少数工程。

建国后,对洪泽湖蓄水灌溉进行了全面规划。1951年4月,治淮委员会提出《关于治淮方略的初步报告》,计划兴建洪泽湖水库,备苏北农田灌溉之用。苏北治淮总指挥部在《苏北灌溉总渠工程规划概要》中提出淮河下游开辟四大干渠,引洪泽湖水,灌溉废黄河以南2580万亩农田。1953年三河闸竣工,洪泽湖具备了蓄水条件。

1954年1月,治淮委员会召集苏、皖两省协商,形成“洪泽湖蓄水位问题研究会议纪要”,经华东局、水利部转报政务院,暂定蓄水位12.5米。为便于治理和管理,同年12月,省政府报请政务院批准,将安徽省的泗洪、盱眙两县划给江苏,江苏的萧县砀山划给安徽。开始进行蓄水垦殖移民工程,洪泽湖正式蓄水。沿总渠、里运河陆续发展自流灌溉。

1957年冬,淮沭新河进水口二河闸、盐河朱码节制闸、盐河涟东灌区、中运河竹络坝灌区等工程相继开工。1958年,二河、淮沭河、淮阴闸、沭阳闸、盐河闸、淮涟闸、蔷北地涵、滨海闸等输水控制工程开工。盐河涟中、涟西灌区,淮沭河淮涟、柴塘、柴沂灌区、新北灌区、沙河灌区,洪泽湖蒋坝灌区,废黄河张弓、南干灌区也陆续开始兴建。1967年,在洪泽湖大堤上建周桥洞,将原砚台、高涧灌区合并为周桥灌区。到60年代末,洪泽湖自流灌区面积扩大到400万亩。1970年又在洪泽湖大堤上建洪金洞,将原蒋坝灌区扩大为洪金灌区。

到1987年,洪泽湖灌区范围内有5万亩以上大中型灌区19处,控制土地面积6939.34平方公里,设计灌溉面积579.39万亩,有效灌溉面积442.31万亩。其中30万亩以上大型灌区10处、10~30万亩中型灌区7处。由于水情变化,有7个中型灌区改为提水灌区,其设计灌溉面积120.2万亩,有效灌溉面积77.2万亩。